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我院院长张晓涛教授发表题为《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 推动互利共赢》时评文章

发布日期:2019年06月13日   浏览次数:[]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6月12日至16日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在杜尚别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面对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国同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院院长张晓涛教授就与此相关的问题,撰写《与中亚国家发展战略对接 推动互利共赢》时评文章发表于2019年6月13日《中国贸易报》(第A1版)主要观点如下:

远亲不如近邻。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中国高度重视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将其视为外交优先方向。“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进入了“打造利益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的新时期。“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中亚各国的发展需求,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乌兹别克斯坦“福利与繁荣年”、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稳定发展战略”、塔吉克斯坦“能源交通粮食”三大战略以及土库曼斯坦“强盛幸福时代”发展战略实现对接。中国已经成为中亚五国实现产品出口多元化、经济多样化的重要经贸伙伴以及多边关系的重要战略伙伴。中亚作为欧亚大陆的桥梁,通过对接“中巴经济走廊”,可以将伊朗及欧洲国家等经济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中国参与中亚经济建设,对于推动双边与中亚欧经贸、政治关系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探索。

中亚国家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产业升级等有助于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近年来,中亚国家在各类长期发展规划中对于“深化改革”“改善营商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反复提及。然而,中亚五国普遍处于资金短缺而外债高居不下的境况,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致使对外运输网路系统效率较低,物流成本较高,即使丰富的资源、能源也不足以满足国家发展所需的资金与技术;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令中亚国家产业结构单一的脆弱性充分暴露,中亚国家比以往更积极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多边国际合作。中亚国家对经济一体化及开放经济对国家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纷纷调整国家的长期规划,在巩固传统产业优势的同时,纷纷向产业多元化、出口多样化方向转变。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互联互通”契合了这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丝路基金及亚投行的设立,更是在很大程度上为中亚国家提供了缓解资金及债务压力的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经济建设积累的“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两大优势为世界其他渴望发展的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一带一路”建设这种新型国际协调型合作,也成为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中亚国家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及市场潜力等产业承接优势,而中国除了技术、资金外,也是中亚为数不多的、可实现经济、政治独立的理想合作伙伴,也是对中国提出的“发展同中亚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中国外交优先方向”“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新型国际关系观的坚持。当前,中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无论是纺织品加工业、建材制造业等产业,还是交通运输网、信息通信网、基础水电能及新能源发电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均具有优势,能够很好满足中亚各国的发展需求,实现资源对接、优势互补、产能合作、利益共享。

时光荏苒,100多年来,不变的是中亚在世界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变化的是世界对中亚地区日新月异发展的认识。山间驼铃声声,大漠孤烟袅袅,曾经开启东西方文明沟通的古老的丝绸之路正在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中国与中亚国家尊重各自的文化、制度及发展路径,在互尊、互信、共赢的道路携手前行,未来将会以更加宽广的胸襟,更加开阔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同创造新的辉煌。

(第一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新黄金城667733院长、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第二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http://www.chinatradenews.com.cn/epaper/content/2019-06/13/node_2.htm

 

关闭